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

Stpa, week 5, notes, dr sunny chan

Stpa, week 5, notes, dr sunny chan

政府、經濟、公民社會、全球化
福利國家、第三條路、發展型國家

Models of governance

Welfare state models (參考,林萬億,2006,<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第四章)
福利國家階段之前:最低救助,資產審查,貧民救濟。

福利國家的三個模型
@ 俾斯麥模型:德國,十九世紀中期開始,承認自由資本主義帶來的缺點,對個人或家庭之風險。國家行動介入,有需要建立社會保險制度,以男性勞工為主,須要繳交保費。
@ 貝彿里奇模型:英國,二十世紀初期開始,近似凱因斯主義,普及式社會保險,包括所有國民。保險給付劃一,保險費均等。維持國民最低基本生存標準。另提供國民健康服務,作為全國福利服務之例子。
@ 瑞典模式:瑞典,二十世紀初期開始,勞工組織為了整體福利政策目標而廣泛地與其他利益團體尋求妥協和合作。強大工會,勞工參與工會比率高。形成集中化的議價體系制度,促成勞工和平、工作訓練、工作安全等。混合經濟模式包括生產市場自由經濟,大型公共部門進行再分配政策。價格穩定,充分就業(工資水平有各方共識)。受雇者投資基金,改變資本所有權結構。全民保險,政府部分資助支持。退休年金制度成為社會權。工作權,再訓練。不強調失業救濟之現金給付。
免費學校午餐。健康保險。親職保險。

歐洲十八世紀:個人自由、人權、平等、法治 --> 公民權
十九世紀:政治自由 ,投票權 --> 政治權
二十世紀:經濟自由,年金保險 --> 社會權 (所有國民擁有一定之經濟資源、教育、醫療、住宅、福利服務等)

三個福利資本主義世界
@ 自由福利國家:資產調查先於社會救助。弱勢社群才是福利的受益者。階級政治二元化。自由市場地位仍是主流。
@ 歷史組合國家主義:統合主義,大工會、大商會權力大。國家成為福利的主要提供者。社會保險排除家庭主婦。
@ 社會民主體制:福利普及主義,服務去商品化。社會高度公平。所有國民均加入社會保險體系。強調充分就業。婦女走出家庭投入全職工作。家庭成本社會化,政府照顧兒童、老人、無助者。

\\\\\\\\

第三條路
(美國新民主黨克林頓、英國新工黨布萊爾)
離開傳統的社會民主主義,也不走新自由主義。
@ 強大的公民社會,乃是民主政府及市場機制可以良好運作的必要條件。
政府、經濟制度、公民社會三者,必須在社會團結和社會公義的原則下互相制約。
反對政府中央集權化。削減政府角色。增加「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及貢獻。
@ 權利與責任必須平衡,貧者和富者都應接受這概念。社會主義的道德:人們彼此依賴,人們對彼此負有責任。強者有責任照顧弱者。
人們互助合作,造成全體福祉,因而亦帶來個人福祉,社會繁榮。社會各界一起打擊貧窮,一起對付失業問題。
@ 政府強調平等原則,以機會平等為主,輔以適當的結果平等,因此,資源再分配策略是必須的。政府透過社會政策,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控制和改革。
讓市民樂於工作,不是等待救濟。支援受助者就業,in-work benefits:support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nd low-income workers, child care, re-training.
"Workfare state". Minimum wage policy.
Life-long learning and re-training.
@ supply-side economic policy, 「供應」主導政策,政府把資源投在提高生產力,促進投資等。不是透過公共開支及福利以剌激「需求」。政府可利用市場經濟,來創造財富。
@ 強調個人對家庭之責任,父親有責任供養離婚後之子女。
@ 強化跨國性統理制度,理性及宏觀地控制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

發展型國家,特徵:
@ 威權政治,行政主導,一黨獨大,政府有相對自主性,持續推動政策
@ 理性化官僚,半官方\公司化公共實體,EDB, HDB.
@ 發展型領導,以經濟發展手段來維持政治認受性
@ 適量干預經濟,大量公共投資及扶持政策,培育本地大企業及工業
@ 大量投資基建及教育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