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4日星期三

5-1-2012; lecture note - Selected topics in social sciences

2011-12, Selected topics in social sciences

Week 1 - 社會科學興起的背景、性質 與功能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第一章)

1.1\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歐洲大學的變革

學術研究脫離宗教的限制

科學化的學術運動:
證明理論必須要靠客觀可觀察的事實
數學化陳述假設
精確嚴密試驗

公民社會的形成,追求學術自由

1.2\ 社會科學的性質:
實證經驗,社會事實,不是應然問題,不是形而上思考。
運用科學方法
量化處理
科際整合
理論建構,解釋因果關係

研究範圍\對象:
個人行為
人際互動關係
人與團體之關係

社會科學包括之科目:(葉至誠,p.11-12)

政治哲學、政治科學

制度是暫時凝固的權力關係,暫定的遊戲規則。

1.3\ 社會科學的功能:
理解人類行為的規律
解決社會問題\危機
增加公共利益
預測社會變遷
控制社會發展方向

1.4/ 社會科學 與 道德價值觀

/////////

Watch the video
哈彿大學教授,正義論。
Watch Lecture 1 and 12 first.
And then you may watch others.

\\\\\\\\\

2/ 社會問題,社會排斥,社會政策
王卓祺等,2007,<兩岸三地社會政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第一章。
葉至誠,2003,<當代社會問題>,台北:揚智出版社。第一章。

2.1\ 社會問題的發生\ 定義?(yip, p.5-7)
有人在社群中討論、關注;
某些社會現象(包括人的行為、言論),妨礙社會秩序、和平;
與社會大多數人的價值觀相悖,偏離社會規範;如貧富懸殊,不公平,不公義;
不是單一事件,與結構性因素有關;
不是一少撮人的力量可以解決;
對許多人造成利益損害 (如對生命、財產有具體或潛在危害);
引致社群中發生衝突矛盾;
人們或政府是有能力去干預或改善。

2.2\ 社會問題的性質分類 (yip, p.8-12) (不容易有絕對的分類架構)

Class discussion

2.3/ 社會問題之理論 (smelser, ch-1)

結構功能學派

形象互動學派

衝突理論

2.4/ 如何解決社會問題?(Five perspectives)

Class discussion

///////////////





Sent from Dr Sunny Chan 陳卓華博士
CWCHAN@ipm.edu.mo
tel +853-6635763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